健康快訊   >>  健康報導

鼻咽癌 好發於中壯年男性

知名媒體董座日前傳出因鼻咽癌病逝,各界無不遺憾、震驚。 鼻咽癌是國人相當常見的癌症,且男性罹患率是女性的3倍。據統計,每年每十萬名男性中罹患鼻咽癌的人數:台灣約為7.7人,美國0.63人,日本0.27人。台灣罹患率約為美國的12倍,日本的28倍。 鼻咽癌好發於40~50歲的成年男性,這個年紀適逢事業起飛,家中有妻小需照顧的時候,因此罹患此癌症不但對病人本身,對於家庭都是很沉重的負擔。 所幸,鼻咽癌若是早期發現給予適當的治療,治癒的成功率極高,經治療後,早期鼻咽癌五年存活率約可達90%以上,中期也有70%~80%,所以早期的診斷、積極的治療可望脫離病魔侵擾。

More..

夏天水果盛產季 攝取過量恐糖分爆表

台灣是水果天堂,尤其每到夏季,更有種類非常豐富的水果盛產,包括西瓜、芒果、荔枝、百香果、龍眼、李子等,每一樣都滋味甜蜜又消暑,讓人欲罷不能。   不過,營養師特別提醒大家,水果雖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纖維質、葉酸、鉀等養分,但熱量和含糖量也很高,一不注意就可能讓糖分攝取爆表。請大家要注意糖分控制,尤其有代謝症候群、糖尿病的民眾,要特別酌量攝取,才不會滿足了口腹之欲卻賠上健康。   每天糖分攝取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 (WHO) 建議一般民眾糖的攝取量,應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 10 %以下,甚至可以將比例降至總熱量的 5 %,更為理想健康。 &n

More..

十大死因6項都和它有關! 別讓三高威脅您的健康

現代人擇偶時常開玩笑,希望對象能符合高富帥或白富美的「三高」條件,要同時符合這三項條件不容易,但如果是符合另一種健康上的「三高」者,卻越來越多。   「三高」意即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,是國人最為常見,且極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問題,若長期忽視不加以改善或控制,恐怕數年內將引發嚴重的疾病,國人十大死因中,至少就有 6項與之密切相關,包括: 第1名-癌症(肥胖、三高使罹癌風險增加) 第2名-心臟疾病 第 4名-腦血管疾病 第5名-糖尿病 第 6名-高血壓疾病 第 9名-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(間接影響相關)  

More..

"粽"情享受有撇步 六招助消化防脹氣

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,各種北部粽、南部粽、客家粿粽、荷葉粽紛紛應景推出,不禁讓人食指大動。不過醫師提醒,因為粽子主要原料為糯米,具備「六高一低」的性質 (高油、高鹽、高熱量、高澱粉、高膽固醇、高糖份,以及低纖維),享用時若不適度節制,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、胃酸逆流、脹氣等問題。 熱量高 不易消化 吃粽子容易脹氣的原因,是因為糯米的支鏈澱粉含量比較高,在腸胃道的消化速度較慢,所以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如果吃過量,就容易脹氣、消化不良。   再者,一顆台式肉粽熱量大約 600大卡、鹼粽約160卡、客家粿粽200卡,廣式荷葉粽餡料豐富更可能高達1200卡!

More..

媽媽的健康 需要更多"骨力"

70多歲的陳媽媽有氣喘病史,發作起來常常咳個不停,沒想到某天半夜咳嗽時,突然感到胸口劇烈疼痛,就醫檢查竟發現是咳嗽咳到肋骨裂開 !醫師指出,可能因陳媽媽年齡增長後骨質流失,劇烈咳嗽時胸腔壓力大,才意外導致肋骨骨折。 據統計,台灣 65歲以上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的比例高達45%,當骨質孔隙變大疏鬆,稍一碰撞或跌倒就很容易骨折,其中以脊椎及髖部骨折傷害最為嚴重。尤其高齡患者一旦骨折,不僅要面對手術風險,臥床休養期間呼吸道感染、心血管問題等健康威脅更大增,實在不容忽視。 為什麼女性骨質疏鬆機率高 ? 一般而言,骨骼內骨質含量與遺傳、激素、營養、藥物、運動

More..

遠離子宮頸癌 這些關鍵要知道

子宮頸癌名列台灣三大婦癌之一,知名女星傅娟、陸明君、鳥來嬤都曾罹患子宮頸癌,而百變天后梅艷芳更是因子宮頸癌離世。   初期症狀易被忽略 子宮頸位於子宮下方連接陰道的部位,而子宮頸癌就是在這裡發生的病變,好發年齡為 35歲以上的婦女,平均年齡在40~55歲。 早期子宮頸癌幾乎無明顯症狀,隨著病情發展有可能出現以下病徵: 分泌物增加,有異味或血絲 一般女性陰道都有分泌物,但如果發現分泌過多、帶有異味或臭味時,就應該多加注意,尤其分泌物中混合血絲時,更要謹慎,儘早就醫檢查。   不正常陰道出血 非

More..

小水瓶立大功 不上健身房也能輕鬆運動

現代人生活忙碌,許多人白天上班久坐不動,下班後又只想躺在沙發上休息、追劇,不想出門運動。根據國健署統計,台灣民眾將近 50%以上體重過重。而台灣十大死因中有八項和肥胖相關,包括:癌症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性疾病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、腎臟病、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。 以國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來說,體重過重會增加胃癌、大腸直腸癌、食道腺癌、胰臟癌、肝癌、卵巢癌及乳癌的發生機會。由此可知,超重及肥胖,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健康問題。 國家衛生研究院曾針對 40萬人進行了8年的追蹤調查顯示,每天運動15分鐘者,平均壽命可多3年,癌症死亡風險少一成,心血管疾病死亡

More..

別再猶疫不決! 定期追蹤大腸鏡

前幾年疫情影響,許多民眾為減少染疫風險,暫緩或取消了原本該定期追蹤檢查的項目,甚至因此錯失了早期發現的黃金期。   一年半未檢查 癌蹤再現 五十多歲的李先生 4年前曾罹患初期大腸癌,所幸發現得早,經妥善治療後順利康復,且按照醫囑每半年都回診照大腸鏡追蹤,連續3次檢查都無異狀。 直至一年半前,台灣疫情升溫,醫護人員致電提醒定期回診時,李先生因擔心疫情,加上前幾次大腸鏡追蹤都沒問題,心想延後檢查應該無礙。今年年初,李先生出現腹瀉症狀到醫院檢查,沒想到就在腸道內發現 3~4公分大的惡性腫瘤,並已侵犯黏膜下層。短短1年半沒追蹤,癌症竟然就再度復發

More..

消化性潰瘍好崩潰 除幽門桿菌VS飲食管理很重要

上班族李小姐工作常需要配合突發狀況應變,忙碌且三餐不定時,一個多月前,李小姐突然飯後開始出現胃痛症狀,嚴重時甚至只能蜷縮著上半身直冒冷汗,難受得無法動彈,胃痛症狀每次長達一小時左右。  一開始李小姐以為是胃炎,加上工作忙碌,就自行買成藥吃,但症狀毫無改善,短短兩周就瘦了 3、4公斤,最後她終於受不了接受檢查,照過胃鏡後證實是罹患消化性潰瘍中的胃潰瘍,要是再延誤治療,還可能惡化成胃出血甚至胃穿孔。   消化性潰瘍有那些症狀 ? 消化性潰瘍主要包含「胃潰瘍」及「十二指腸潰瘍」,是指消化道黏膜受到胃酸長期侵蝕,造成黏膜細胞受損。症

More..

除了雞蛋 還有哪些優質蛋白質來源?

蛋白質是構成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,而雞蛋一直以來都是民眾生活中十分依賴的優質蛋白質來源,許多料理也都需要用到它。最近面臨雞蛋荒、蛋價上漲,要盡情吃蛋短期內可能不容易。不過,在我們常常能接觸到的食材中,還是有許多富含優質蛋白質,可供大家做選擇。 蛋白質有哪些功能? 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的主要養分之一,對於肌肉、皮膚的組成非常重要,還能促進生長發育、修復人體組織,促進新陳代謝、維持內分泌平衡,還可以幫助身體產生抗體來對抗感染,增強免疫力。 一旦身體蛋白質攝取不足,就可能出現虛弱無力、憂鬱焦躁、肌少症、抵抗力下降、掉髮;指甲龜裂、消化功能降低、傷口癒合緩慢、生長發育遲

More..

聰明吃維生素C 終結自由基、抗氧力加倍!

你常常吃維生素C嗎?許多人會在感冒初期,咳嗽、流鼻水時補充維生素C。 依據衛福部調查,維生素C已成為國人攝取營養補充品的前三名,僅次於綜合維生素與維生素E。 人體有許多自行製造的抗氧化酵素(SOD)和自由基維持一個平衡的狀態,藉由營養均衡可維持此系統的正常運作,但隨著病菌、環境汙染、飲食習慣、壓力、年齡,會擾亂體內抗氧化力的平衡,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,因此,額外補充抗氧化維生素,來對抗體內自由基,就變得相當重要。 從各項研究顯示,維生素C目前被公認最具有良好抗氧化能力,主要是它為一種水溶性維生素,可以將本身的抗氧化能力隨著血液和體液散佈到身體的各個角落,同時又可對

More..

天然蝦紅素 啟動內在防禦力

你是否經常每天一早出門後,就不停地使用手機、電腦等3C產品?或經常處於紫外線曝曬、汽機車廢棄物中,若是再加上壓力、睡眠不足等,這些在時間與年齡的累積下,都會導致體內細胞加速老化,也就是身體提早氧化。 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或飲食,易使身體氧化速度加快,連帶細胞老化的速度加快,連帶細胞老化的速度也越快,尤其壓力過大、體內化代謝異常都會加速老化,當氧化越多,表示細胞受損也越多,也易誘發身體各機能發生障礙或產生疾病。 因此,加強身體抗氧化功能,增強防禦能力,已是擁有健康身體的重要關鍵。目前眾所周知能抑制人體抗氧化的維生素種類非常多,而蝦紅素更被許多研究證實具有強大

More..

左旋麩醯胺酸 體內機能修復、抵抗力來源

左旋麩醯胺酸(L-Glutamine)是人體內含量最多,也是最重要的胺基酸之一,在骨骼肌內含量最多,也是最重要的氨基酸之一,在骨骼肌內含61%,主要是負責周邊組織,至內臟器官氮元素運輸者,因此可作為小腸細胞、肝細胞、淋巴球及巨噬細胞用來複製細胞之能量來源。 在正常狀態下,左旋麩醯胺酸是「非必需胺基酸」,體內能自行製造,加上平日飲食中也容易攝取,足以應付每日需求。但當在壓力或代謝需求增加時,燒燙傷、重大手術,以及長期住院臥床的病患,已造成肌肉萎縮或需靜脈注射營養劑的患者,體內無法供給足夠的左旋麩醯胺酸,如不補充恐出現免疫機能衰退,口腔黏膜潰瘍出血、消化道黏膜受損或壞死、腹瀉等。

More..

換季噴嚏不停 益生菌徹底調整過敏體質

你最近也會常常噴嚏鼻水流不停嗎?季節變換、早晚溫差大,若加上下雨潮濕不通風,溫度、濕度變化多,或是在充滿塵螨的環境下,都會讓原本就有過敏體質的大人、幼童噴嚏打不停、反覆發作。 以往有過敏困擾的人,只能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藥物來抑制發炎過敏反應,但常常一停藥症狀又出現,病患只好不停吃藥,讓人不免擔心會不會長期吃藥對身體有負擔? 這幾年來,免疫學科學研究不斷發現,補充益生菌可以調整過敏體質,可調整過敏患者的免疫系統,又不會像藥物有副作用,因為過敏其實是免疫系統的失調,而腸道聚集了免疫系統中70%的免疫細胞,所以改善腸道菌叢環境,就能對過敏有幫助。 營養師表示,益生菌(Pro

More..

別再猶"疫"不決! 定期追蹤大腸鏡 早期揪出潛"腸"危機

前幾年疫情影響, 許多民眾為減少染疫風險, 暫緩或取消了原本該定期追蹤檢查的項目, 甚至因此錯失了早期發現的黃金期。   一年半未檢查 癌蹤再現 五十多歲的李先生 4年前曾罹患初期大腸癌,所幸發現得早,經妥善治療後順利康復,且按照醫囑每半年都回診照大腸鏡追蹤,連續3次檢查都無異狀。   直至一年半前,台灣疫情升溫,醫護人員致電提醒定期回診時,李先生因擔心疫情,加上前幾次大腸鏡追蹤都沒問題,心想延後檢查應該無礙。今年年初,李先生出現腹瀉症狀到醫院檢查,沒想到就在腸道內發現 3~4公分大的惡性腫瘤,並已侵犯黏膜下層。短短1年半

More..
上一頁 2 / 7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