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快訊   >>  健康報導
《健康123》人生不要設限 才能無限8
文/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-劉輝雄醫學博士


    在馬偕「提到胃腸科就要找劉輝雄」、「講到劉輝雄人人都知道是腸胃科」,我評估自己開業的時機已成熟,感謝馬偕的栽培,但打從進入馬偕實習,就期許有天要自己開業。

    人的興趣各有不同,有人著迷相機、汽車或音響,而我是道道地地的胃腸內視鏡迷。當開業兩年穩定後,再回東京參加日本消化器內視鏡醫學會,那是我的最愛。1985年3月踏入東京池袋會場的大飯店時,夜幕已低垂,巧遇恩師川井教授,他告訴我受中華醫學會邀請,7月要來台北演講。我非常高興老師要來台北演講,要好好接待,以便盡地主及弟子之禮。

    恩師要離台前,冒昧詢問是否有機會在京都醫大進修拿博士學位(自考上北醫走上醫師路,我就期許取得醫學博士,大概是受劍道老師的影響),恩師欣然接受我的請託,並詳細詢問我開業病例的詳情,隨後我就到京都醫大註冊成為研究生,每年利用寒暑假託人代診,到京都進修。

    川井教授指導我做台灣消化性潰瘍流行病學,生理機能學與病理形態學方面的研究。主論文題目為:「台灣消化性潰瘍的特徵」,其中的生理病理研究,每個病人的抽血8次,並在胃內4定點切片檢查,做萎縮性胃炎的分級,將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加以比較,要病人抽八次血在醫學中心都不容易,何況在診所。但我仍以近兩百例左右的病例完成論文。

    長達八年半半工半讀,台北、京都來回不知多少趟,在統計結果時,竟發現與日本的研究不同。唯恐抽血整理過程出問題,一再反覆試算,簡直度日如年,於書寫論文間還遭教授退件五次,足見教授治學十分嚴謹。最後我確定研究成果,結論為台灣人的胃與日本人的胃不同:台灣人因高肉食,胃壁比較年輕,少胃潰瘍,多十二指腸潰瘍,也證明了川井教授多年的理論。
 
    歷經數年不屈不撓的刻苦努力,終於順利拿到博士學位,也再次證明人生要「吃硬不吃軟」的至理,只要有心向上,肯努力肯吃苦,絕對會成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