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快訊   >>  健康報導
《健康123》人生不要設限 才能無限3
    文/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-劉輝雄醫學博士


    我今年70歲,是家裡的老么七男,父母43歲時生我。父親是日治時期台南師範學校畢業,曾任教嘉義大林的小學老師。光復後,任大林鎮第一屆鎮長、三屆議員及第四屆嘉義縣議長。父親從杏壇轉政壇,志在為民喉舌、為大眾爭取權利,因此我是在一個充滿教育涵養與政治氛圍的家庭中成長,家中常有眾多地方政治人物如村里長、代表及請願民眾聚集。這些地方鄉紳往往能言善道,對談內容妙語如珠,往往讓年幼的我心生嚮往,常在旁聆聽,加上臥室正好在客廳隔壁,數較也聽得到他們的對談,潛移默化之下學習到不少表達方式,對我的口才與邏輯思維啟蒙有很大的幫助。

    父親納二房後,母親必須獨力照顧我們幾兄弟,撐起整個家的重擔。在那女性普遍無法接受基本教育的年代,她還是彰化女中第一屆畢業的才女,並於雲林縣斗南國小執教,與父親結婚後相夫教子,是台灣典型的堅強女性。

    當時我上頭五個兄長都還在讀書,家裡正是急需用錢的時候。除照料田裡工作,為了貼補家用,還開設製麵小工廠及冰棒店,因為要看顧製冰機運轉,我小時常陪著媽媽,看她忙到深夜才能就寢。雖然家計吃緊,但每當有親人生活遇到困難,她總不吝於伸出援手,這種助人為善的寬廣心胸,深深影響了我。看到母親的辛勞,我常暗自流淚,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好好努力,功成名就以報答母親。

    昔時我在校成績總是名列前茅,最少維持在全校前五名。在五年級的一次模擬考試中,自信滿滿的我太輕敵,甚至還輕鬆地邊啃粽子邊寫試卷,結果成績淨直落至23名。傷心了一周,我痛定思痛,誓言一雪前恥,之後的考試即破紀錄,連兩次摘下全校第一,那是我人生中首度嘗到失敗滋味。

    小學畢業要參加到台北的旅行,母親告訴我沒錢無法成行,我哭了三天三夜才勉強讓我參加。成長的過程中,我一直認為家境困頓,一定要爭氣、努力出頭天。直到大學畢業後,加入同鄉會與同鄉、同儕們相比後,才知道其實家裡沒那麼窮,而是偉大的母親用心良苦,為激勵我力爭上游的善意謊言。母親的辛勞、愛心與堅持,對我影響很大。